律政司副司长在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2025致辞(只有中文)(附图)

  以下是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博士今日(八月二十八日)在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2025的视像致辞:

尊敬的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感谢广东省法学会与广州市法学会邀请我参与本次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论坛聚焦湾区的改革和法治,展开制度型开放新探索,对推动大湾区规则衔接与制度型开放具有重大意义。

  立足「一国、两制、三法域」,香港发挥普通法制度优势,积极探索与湾区城市法治协同,服务制度型开放。以下我会围绕论坛的主题,从四方面分享香港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法律科技与区域法治建设。科技和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为制度衔接带来新机遇。律政司积极推动法律科技应用,参与本地大学科研团队开发的第一个大语言模型的版本「港文通」,并支持市场开发更多适用的法律人工智能工具。

  其中,律政司更推动香港的一邦国际网上仲调中心,与大湾区内不同的仲调机构共同构建大湾区线上争议解决协作平台,加强湾区居民民商互动,推动湾区法治建设。

  这些探索不但提升效能,更为大湾区规则衔接提供技术支持,以科技促进三地法律体系的兼容互补,推动区域法治融通与制度型开放。

  第二,金融法治创新,坚实开放基础。法治是金融创新的基石。香港持续完善金融法律框架,今年八月生效的《稳定币条例》建立亚洲首个法律框架,涵盖发牌、储备管理及投资者保障机制,确保稳定币市场稳健发展,展现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决心。我们将深化金融跨境合作,支持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国际化融资平台拓展业务。

  第三,香港国际一流的仲裁体系,服务制度型开放。香港是全球第二受欢迎的仲裁地,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的仲裁规则同样全球排名第二,去年受理案件数量和争议总额再创新高。这得益于《纽约公约》的执行力和香港与内地各项的互助安排,进一步强化香港在两地商业争议仲裁的竞争力。

  随着国际调解院总部落户,香港将与区内仲调机构加强合作,推动落实湾区标准,贡献香港经验。

  第四,两地企业重组合作机制深化规则衔接。当企业出现债务危机时,高效的重组不但维护企业价值,保护员工岗位,更提升债权人信心,优化投资环境。

  二○二一年五月,香港与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合作机制,容许香港清盘人就债务重组,可以在上海、厦门或深圳的法院申请认可和协助。内地破产管理人也可根据普通法寻求香港承认内地破产或重整程序。这机制提升两地专业处理跨境重组的竞争力,并为跨法域规则衔接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大湾区法治建设需要创新思维与务实合作。香港乐于为共建世界级湾区贡献「香港方案」。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

2025年8月28日(星期四)



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博士今日(八月二十八日)在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2025上通过视像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