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资深大律师今日(十月二日)在立法会司法及法律事务委员会会议上,就《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有关律政司的政策措施的开场发言:
主席、各位委员:
早晨。继行政长官在上月十七日发表二○二五年《施政报告》,我很高兴今天与律政司骨干团队一同来到立法会,就《施政报告》中有关律政司的政策措施,向司法及法律事务委员会作出简报,并听取各位的意见。
我会把今年《施政报告》涉及律政司的政策措施归纳为四大范畴,并简述如下:
(一)巩固香港作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定位
律政司会继续巩固香港的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以强化香港作为国际法律枢纽及「调解之都」的地位。
首先,国际调解院总部工程已于今年年中完工,预期总部可于明年年初或之前开幕。律政司会继续支援成立调解院的最后准备工作,配合调解院开幕在即,积极推广国际调解并举办以国际调解为核心的活动,包括在旗舰活动调解周举办国际调解高峰会。接下来,律政司会着手筹备在调解院总部旁兴建香港国际法律事务大楼,作为香港国际法律枢纽的地标,汇聚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学院总部和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机构、国际法律会议设施、国际法律事务研究和仲裁、调解设施等。
律政司亦一直致力推广调解文化。我们将会在谘询业界后,在今年年底前落实强化规范香港调解专业的认证和纪律事宜制度的建议措施,以及在明年内推进相关立法工作。在社区层面,我们会持续推动社区调解先导计划及体育争议解决先导计划,以进一步鼓励社会各界更积极使用调解服务。
另外,香港的仲裁制度成熟、完善,并享负盛名。在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进行的二○二五年国际仲裁调查中,香港获评为与新加坡并列的全球第二最受欢迎仲裁地,充分展现香港长期保持国际首选仲裁地的领先地位。为持续优化香港的仲裁法律框架,律政司会在明年或之前成立工作小组检视《仲裁条例》及研究是否需要作出修订,以确保香港仲裁的法律框架走在国际发展的最前线。
(二)继续强化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
为继续发挥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内联外通的得天独厚优势,做好「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律政司会继续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包括持续推动三地订立大湾区仲裁员名册,并设立大湾区商事调解及仲裁平台,透过更积极主动参与大湾区建设,深化交往合作。
(三)推动人工智能(AI)和数据科学产业发展
本届政府以「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高效市场」的施政理念,透过各种优化措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一方面巩固金融、法律等传统优势产业,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包括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等,以创造更多优质就业机会,增加人员收入,提升经济效益。
香港现时并无特定法例规范AI的研发和使用。虽然香港的法律在不同范畴保障了个人、企业和其他不同团体组织的合法权益,但在推动科技不断发展之余,也需要注意和管理潜在的风险。鉴于AI日益获广泛应用,政府有需要检视相关的法律配套,让政府在积极推动创科发展以提升香港竞争力和巩固领先地位的同时,亦能保障社会不同持份者的合法权益。就此,我们会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协调负责的政策局检视更广泛应用AI所需的法律配套。
(四)持续推动法治教育
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法治教育工作,并会继续积极以多元方式推展不同的法治教育项目。律政司会持续推展法治教育领袖培训计划,在社区全方位推广法治教育,并推出「法治教育大使」,对积极推广法治教育的计划学员给予认可和鼓励。
结语
展望未来,律政司会充分发挥香港普通法的制度优势,积极为香港的长远发展开拓新局面。
律政司会继续全力打造香港作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增强香港法律基础建设,并进一步扩展海外宣传工作,加强推广香港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以及仲裁发展;同时更积极推动大湾区法治建设,主动对接内地企业及整合专业服务提供者资讯,支援内地企业「出海」需要,以增强香港的经济发展动能,贡献国家高质量发展。
我的简介至此,希望委员支持我们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和我的团队乐意解答议员的提问和听取大家的意见。
多谢主席及各位议员。
完
2025年10月2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