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司副司長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10周年九龍城區國家安全專題論壇2025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

  以下是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博士今日(四月十一日)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10周年九龍城區國家安全專題論壇2025的致辭全文:

尊敬的楊文銳主席(九龍城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主席)、郭長勇副部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九龍工作部副部長)、李慧琼議員(立法會議員)、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兩個問題的看法。

  最近有記者在採訪時問:「副司長以往曾以鎖好門窗比喻國家安全不要讓壞人有機可乘,現在《香港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已經實施,這是否已經代表鎖好門窗,沒有國安危機,壞人不能有機可乘?」

  自回歸到二○二○年這二十多年期間,香港特區一直未能按照《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就國家安全立法,香港的門窗完全沒人管好,名符其實的「無掩雞籠」,二○一九年開始的黑暴正是最清楚的例子。

  直至二○二○年六月三十日(我生日那一天),人大常委會通過《香港國安法》,並在香港實施,香港的社會秩序才能穩定下來,「鎖返好道門」;而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也於上年在社會各界支持下在立法會全票通過,「鎖返好啲窗」!

  這兩部法律發揮相輔相成的作用,為香港提供了「雙重保護盾」,與香港特區其他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緊密連接,為香港真正鎖好門窗。

  不過,就算鎖好門窗,賊人也不甘就此罷休,他們會不斷試探,找出門窗的弱點,甚至施加暴力用石頭破窗而入,又或用鐵筆破門而入,明目張膽地為非作歹。所以,我們必須不斷檢視我們的法律工具是否穩妥,並與時並進提出法律修訂,才能抵抗賊人來犯,確保「屋企」安全。

  另一個近來社會人士經常提及的問題:現在已經「由亂到治」轉入「由治及興」的新階段,特區政府也經常說要推動「拼經濟,謀發展」,那麼我們是否不應再經常將維護國家安全掛在口邊,「阻住揾食」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想跟大家重溫一個小時候聽過的醫學歷史故事——盤尼西林。

  20世紀30年代,人類文明進步,已經可以飛越大海,又能夠越洋即時通訊,但對於細菌感染,人們仍然束手無策。直到科學家們發現盤尼西林,人們才擁有同細菌抗爭的有力武器,成功地拯救了許多瀕臨死亡的病人。

  二○一九年,香港社會發達,已經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但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仍然一籌莫展。直到《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特區才有打擊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有效法律工具,在香港漫長的黑暴中發揮了止暴制亂的作用,成效立竿見影。

  然而,抗生素有抗藥性的可能,細菌變異使抗生素無法再控制同類感染,會變成「超級細菌」。所以醫生配方抗生素時都會跟你強調,必須按時服用,並完成整個療程,切勿因症狀有所改善而自行停藥。

  其實國安法律也要不時檢討改進,執法者要鍥而不捨地消除潛藏的危害國家安全勢力,切勿因社會秩序看似穩定而鬆懈,才可防止惡勢力死灰復燃,功虧一簣。

  總而言之,我希望大家在今天活動完結之後能夠記得國家安全的兩件事:第一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要經常鎖好門窗,並要不時檢討加強防範;第二就是抗生素是很好很有效的藥物,但記住服用抗生素時必須按時並完成整個療程,千萬不可半途而廢。

2025年4月11日(星期五)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博士今日(四月十一日)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10周年九龍城區國家安全專題論壇2025致辭。